国际税收
    主页 > 综合新闻 >

商业消费已成闵行支柱产业,2020年税收超百亿元

商业消费成为支柱产业,多层级、多元化的商圈体系基本形成,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消费升级助推商业功能提升……经过多年发展,闵行商业进入平稳增长的大好时期。

今年的购物节即将启动,闵行的商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又有什么特色?其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对一些短板又将如何拾遗补缺?一份来自区经委最新的商业消费报告出炉了……

多层级多元化的商圈体系

基本形成

闵行商业发展经历了供销社阶段(1993-1998年,社零从18亿元增加至78亿元,年均增幅27.4%)、百货店阶段(1999-2012年,社零从不足百亿增至566亿元,年均增幅15.2%)、购物中心阶段(2013-2017年,社零增长到942亿元,年均增幅8%)。2018年以来,以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为标志,闵行商业发展进入体验经济阶段,2020年社零额达到1900亿元,并呈现出四个特点:

商业消费已成为支柱产业。2020年全年商品销售额659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0.24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同时商贸业发展质量提升,批发零售业税收收入107.86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总量的15.39%,占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总量的23.24%,仅次于房地产业(43.45%)位列第二,商业已成为闵行支柱产业。

龙湖闵行天街,闵行南部地标商业

多层级、多元化的商圈体系基本形成。各商圈发展迅速,特色不一,各自精彩:虹桥商务区率先建设“商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吴中路商圈成为市级商圈、七宝商圈人气爆棚、南方商圈立足长三角打造资源强链接平台……

截至目前,全区商业体39个超过330万平方米。其中20万平米以上的特大型商业综合体1个(仲盛世界商城),10-20万平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12个:爱琴海、万象城、龙湖虹桥天街、七宝万科、中庚漫游城、百联南方、虹桥天地、维璟广场、七宝宝龙、浦江万达、颛桥万达和马桥万达;5-10万平米的中型商业综合体14个:新华联购物中心、龙湖闵行天街、莘庄龙之梦、凯德七宝、虹桥丽宝等,5万平方米以下的社区商业(商业综合体)12个。以虹桥商务区商圈和虹桥吴中路商圈为引领,七宝、莘庄、南方等商圈配合,多个社区商业中心为补充的现代化商业网点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闵行最大的单体商业综合体建筑

此外区内36家大型超市卖场、数百家中小型超市、5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2个室内菜市场、7个新模式生鲜超市(4个盒马鲜生、2个宝燕市集、1个康品汇)和245个智慧微菜场,极大丰富了市民购物和生活。

虹桥天地世界音乐节及后备箱集市

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购物不再是满足生活所需,而成为生活方式本身。大多数商业综合体百货零售占比在40%左右,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业态占比超过60%。例如,爱琴海购物公园是闵行人流量最大的商业体,明珠美术馆、网红新华书店、冰雪乐园、马术场、天空农场等是引流关键;一条在仲盛开出实体店,年轻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的“颜值”和价格,更对消费过程的体验和商品实效的亲测有更高要求。

万科的年宵市集

宝龙的绣香囊

消费升级助推商业功能提升。近年来,国际品牌在上海的集聚度越来越高,各区竞相吸引首店落地、新品首发。2020年上海新开业首店909家,闵行66家、占比约7%,全市名列前茅。同时积极推动开设离境退税商店,吸引外来消费。目前区内离境退税商店5家,分别是汇宝、七宝巴黎春天、南方商城、友谊百货、莘庄百盛,另有4家商贸企业在其他区开设离境退税商店,分别是达尔芙贸易、孚丰商贸、琉璃工房、飞来信息科技。

2020年闵行区各类首店66家,总数在全市名列前茅

浦江马桥吴泾颛桥江川

正导入补缺型项目

报告显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闵行商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资源特别是商业体分布不平衡,“中、北部密集,东、南部相对缺乏,‘大居'所在区域浦江、马桥等以及吴泾和江川,商业配套相对不足”,区经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商业综合体一定时期内集中入市是好事,但区域商圈业态同质化,有的强调大而全,主题化和差异化不够,离满足消费者的深度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对商家来说,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也日益成为制约闵行商业发展的瓶颈之一。